obear
2025 - 03 - 26

陈列共和大晴老师受邀出席潮汕服博会,深度解读体零售破局新思路

‍‍2025年3月18日,在第四届潮汕服博会期间, 由中国针织工业协会、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贴身服饰产业发展大会,在汕头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。

本届中国贴身服饰产业发展大会以“聚焦新消费,赋能新实体”为主题,汇聚来自政府、行业协会、国际机构、品牌企业、电商平台及技术创新领域的重量级嘉宾,通过「主题分享+圆桌论坛」的形式,围绕AI应用、数据驱动、零售革新等核心议题,展开深度对话与思想碰撞,共同探寻产业发展的新趋势、新技术、新业态。

这场汇聚国际视野、政策高度、产业纵深的盛会,不仅见证着零售行业的转型探索,更搭建起推动产业升级的立体化平台。

陈列共和受邀莅临本次大会,大晴老师作为陈列共和的合伙人及资深讲师,登台展开关于"第三空间零售论"的主题讲座分享。

实体零售趋势洞察:“第三空间零售论”重塑实体店价值

作为美国ACIC形象管理考评员、陈列共和搭配实战讲师,大晴老师长期深耕零售一线,积累了7年门店运营实战经验与5年"空间+设计"沉淀,擅长以系统化视觉营销策略赋能品牌终端。

从业以来,大晴老师已成功操盘80余个商业项目落地,累计辅导学员超万人次,服务品牌超过500家,涵盖服装、家居、美业等多个领域。尤为亮眼的是,她曾多次助力企业实现业绩600%的爆发式增长,凭借对“美”与“商业”的精准把控,赢得众多服装零售从业者的认可。

基于深耕行业一线的丰富积淀,大晴老师在大会中系统总结提出"第三空间零售论",主张实体店转型为“生活方式体验站”,融合试衣社交、定制工坊等场景,重塑用户粘性,为零售行业注入了一剂突破性的思维力量。

在新消费时代,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行为模式正加速改变。传统实体零售不能困于“成交思维”,只做简单的“卖货成交场”。实体零售需要重塑门店价值,重塑用户关系,从“卖货思维”转向“体验思维”,用更丰富的场景和内容驱动用户停留、互动与复购。

大晴老师指出,实体店应该成为介于家庭和工作之外的“第三空间”——一个承载社交、体验、美学生活方式的综合性场域。通过空间重构和场景设计,让门店成为用户乐于停留、愿意分享的美好场域。

真正能够打动人心、让用户反复到访的,正是那些“有温度、有内容”的生活方式空间。大晴老师强调,实体门店的核心价值在于“人”的链接,而“第三空间”的打造,正是通过温度与体验,强化人与品牌、人与场景、人与社群之间的连接。

实体店可以融入试衣社交区、个性定制工坊、穿搭美学沙龙、生活方式市集等多元功能,将试衣、社交、定制、内容分享等体验融为一体。通过场景与内容的深度结合,让用户在门店中不仅是消费者,更成为参与者、创造者,形成沉浸式的消费体验,延长用户停留时间,提升复购率和品牌粘性。

大晴老师在中国贴身服饰产业发展大会上关于“第三空间零售论”的分享,强调了门店场景的多元化与互动性,为实体零售转型提供了新的增长逻辑和落地路径。未来,随着消费者对生活品质、情感价值的需求不断提升,具备社交性、体验感、定制化的“生活方式体验站”将成为新一代门店的标配。

陈列共和此次受邀出席中国贴身服饰产业发展大会,不仅彰显了平台在服装零售领域的专业地位与行业影响力,更是对其多年深耕实战、推动行业进步的高度认可。

作为国内零售商业美学和空间陈列领域的重要推动者,陈列共和始终致力于为零售品牌赋能,为零售行业注入前瞻性的思维与实操方案。

目前,陈列共和已累计服务学员超过500万人,为超过3700家国内外知名品牌(华为、九阳、雅莹、安奈儿、周大福、云海肴、PUMA等)提供视觉营销全体系优化方案,帮助无数实体店主实现业绩增长,同时为中国服装零售行业持续输送专业人才。

未来,陈列共和将继续以专业视角和创新理念,携手产业伙伴共同探索行业发展新趋势,践行“让中国的零售商业更美好”的品牌使命,推动中国服装零售不断迈向美学与商业价值兼具的新高度。

主编 | Yu Xia 图片 | 网络

更多展示